钢中的合金元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
促进钢的钝化膜的生成和稳定。提高钢的电极电位。调整钢的组织结构。减少或消除钢中组织的不均匀性,增强组织的稳定性。平衡或减小碳对耐腐蚀性能的不利作用。强化钢的基体,调整钢的力学性能。---冷、热加工工艺性能。除了上述各元素外,有的为提高不锈钢的某些性能还加入其他一些元素,如为提高不锈钢的硬度加入钴(co),为提高不锈钢热强性加入钒(v),为---工艺性能加入稀土元素(re)等。
以上对每种合金元素在不锈钢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说明。需要---的是,不锈钢是多种元素共存的,这时它们的影响要比每个元素在不锈钢中的单独作用更复杂。所以,不仅要考虑每种元素的自身作用,还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。
奥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:
这类钢的马氏体点远低于室温,固溶处理后得到更稳定的奥氏体组织,基体强度较低,但其含有量的铝、铌、磷、钼、锰等可形成沉淀强化相的元素,主要依靠第二相析出使材料得到强化。所以,称为奥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。其强化效果低于马氏体型和半奥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。
因含碳、磷元素较高,其热加工性较差。这类钢特点是无磁性,故被广泛应用于要求无磁性条件零件的制造。
奥氏体-铁素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:这类钢的基体组织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,添加的沉淀硬化合金元素的特点是易溶于奥氏体而不易溶于铁素体,在固溶处理时过溶于铁素体中,在时效处理时从铁素体中析出,使钢得到强化,为了---这类钢中铁素体的稳定性,较多地加入了硅、钼元素。这类钢热加工性不好,多作为铸件使用。
不锈钢的酸洗
不锈钢在生产制造过程中,尤其在热加工生产过程中,如铸造、锻造、热轧、热处理、焊接等,在无保护条件下加热和保温,会在工件表面生成不同程度的氧化物,---的是氧化皮,轻微的有氧化膜。这些氧化物中依钢种不同,含有铁、铬、镍、钼、碳等元素。常见的有feo、fe2o3、fe3o4、cr2o3、nio、sio2等,这些氧化物不仅对工件外观产生影响,还会影响后序加工,降低耐腐蚀性能,表面氧化层与基体的密度和热膨胀系数不同,还会使工件表面存在应力等。所以,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物---以去除。依据不同的情况,可采用机械法、喷沙、酸洗等方法去除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物。下面主要介绍不锈钢的酸洗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281555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78068313.html
关键词: